☆编者按
研究知识产权的发展
☆热点追踪
中国需重视“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
中的知识产权安排对我国的影响
2011年11月13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夏威夷檀香山举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峰会上表示,美国希望在2012年底之前,与9个亚太国家签署“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该会议上,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已经明确要求加入TPP 谈判。中国没有收到参加谈判的邀请。TPP旨在拉拢亚太国家,全面架空、取代APEC,这个全球最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和拟议中的亚太自由贸易区。本文对TPP的知识产权安排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关政策建议进行了探讨。
☆政策前沿
准确理解“守夜人”角色的含义,加大专利行政保护力度
不少人以TRIPS协议中明确规定“知识产权是私权”这一条款为由,主张既然是私权,就应当遵循民事救济的原则,权利人受到侵害时,应自行到法院起诉,政府应当扮演“守夜人”的角色,不应主动采用行政执法保护的方式进行干预。从2008年开始的年度专利调查活动显示上述观点是偏颇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激励创造,促进创新,政府要正确理解“守夜人”角色的含义,加大专利行政保护力度,为自主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域外观察
中国知识产权侵权和促进本土创新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近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转型给许多美国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美国企业在上报与中国自主创新政策有关的损失时,主要关注的是这些不断推进的政策在未来给予中国企业优先支持方面的发展趋势,诸如技术标准等方面。在应美国国会财政委员会的要求提供的两份密切相关的报告的第二份中,国际贸易委员会被指定来切实可行地评估上报的中国知识产权侵权以及自主创新政策对美国经济和就业的影响。这一报告综合运用了分析工具和定性信息,在整个经济体和产业的基础上作了评估。